文化是旅游的灵魂。一个地方自然风光再美,没有文化底蕴和内涵,充其量只是一个躯壳和景点景观的聚合。这种“摆设”成的聚合是没有生命力、震撼力和吸引力的。 
金丝峡过去是一个千山鸟飞绝的荒蛮之地,仿佛一张白纸遗落在秦岭南坡的褶皱里,悄无声息、平淡无奇。进入二十一世纪,历届规划者、建设者、管理者们持之以恒对金丝峡这个“美人胚”进行文化包装和艺术塑造,不断挖掘文化内涵,注入文化元素,提升文化品位。让每一座山、每一条峡、每一眼泉、每一跌瀑、每一棵树、每一栋房,山水草木、一标一识都“学会说话”,充满灵性和诗意,甚至把员工一言一行,一举一动包括修养、气质、风气、士气等都作为一种文化来培育和训练,逐步孕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峡谷文化、生态文化、森林文化、宗教文化、栈道文化、建筑文化以及厕所、山泉、瀑布、溶洞、奇石、兰花等文化现象和品牌,靠着浓郁的山水人文金丝峡成功摘取了国家AAAAA级景区“皇冠”,跻身到与“世界第八大奇迹”——兵马俑齐名的行列。 


峡谷文化:数亿年前,在秦岭造山带的形成、发展、演化过程中,金丝峡地区经历了沧海桑田的巨大变化。经过漫长的地质构造、改造、剥蚀和溶蚀,最终形成了今日的白龙峡、青龙峡、黑龙峡,河谷、宽谷、隘谷、峡谷、嶂谷兼具,峡峡相连、串珠分布、国内最窄、世界罕见的峡谷景观群。尤其完整的石灰岩嶂谷地貌,多级瀑布和薄层灰岩,典型连续褶皱等地质现象在我国现有国家地质公园中,具有稀有性和独一无二性。峡槽溪水清如玉,两岸奇峰翠插天。山的静态与水的动态完美融合,动静交替,巨细相生,山势陡峭,河谷深邃,水系发达,植被覆盖率高,自然环境幽美,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和很高的游览科考价值,也成为下一步申报世界地质公园的标本和实证。在经过文化挖掘和包装之后,昔日的“穷山恶水”瞬间蜕变为“金山银水”。 
兰文化:业界人士说,世界的兰花在中国,中国的兰花属秦岭,而秦岭的兰花指的就是金丝峡。每当春末夏初,白龙峡景区百万株春兰、蕙兰争相怒放,即使生长在无水无土的悬崖峭壁, 依然枝繁叶茂,争奇斗艳。芳香扑鼻,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.被喻为“秦岭第一兰花谷”,景区借助这一优势资源还连续举办了四届轰动一时的精品兰花展。 
森林文化:金丝峡森林资源十分丰富,既有温带、暖温带落叶阔叶树种,又有亚热带适生树种;参天的大树,缠绵的古藤,葳蕤的草木,近乎百分百的森林覆盖率,将险危环生悬崖峭壁装点得蓊蓊郁郁,绿意盎然。红豆杉、珙桐、短柄枹栎、兰草等珍稀植物,都生长在坚硬岩石上。形成“石抱树”、“树抱石”、“石生树”等奇观,构成了金丝峡“森林氧吧”、“生态王国”、“石上森林”独特的“氧气加工厂”,被誉为“天然氧仓”。 转载请注明来源:风光网视 » 文化金丝峡成就旅游品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