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南北国脉相牵,隋代千年水潆涟。京杭大运河流淌千年,途经之地皆繁华渐起,一条河兴盛了一座城。今天,实践队来到了杨柳青,探寻这座千年古镇孕育的运河文化。
走在古镇的街头,穿梭于灰墙黛瓦之间,一座百年老宅——石家大院岿然不动,在南运河畔说着自己与运河的故事。
在和讲解员座谈采访中,我们更加了解了这座依河发展,因河繁荣的古镇和运河之间的故事。
Q1:俗话说先有杨柳青后有天津卫,想问您一下在天津的发展建设过程中,杨柳青和大运河发挥了什么作用?
杨柳青镇包含了传统文化中的民俗文化、大院文化、赶大营以及最突出的木板年画文化。杨柳青镇有丰富民间艺术,起于宋代、兴于明代、盛于清代乾隆年间杨柳青木版年画,曾出现“家家会点染,户户善丹青”兴旺景象,被推崇为中国木版年画之首,深刻影响了国内近百种年画,过年贴年画由此成为北方地区习俗。杨柳青剪纸、风筝、砖雕、石刻和民间花会也灿然观,是中国民间艺术瑰宝。而又由于杨柳青是运河漕运的重要交通枢纽,各地商人来到这里停歇也好,做生意也好,往往会被咱们的年画吸引,于是年画便被这些商人带到全国各地,加快了年画的传播速度,同时也促进了咱们天津卫的繁荣发展。
Q2:历经千年,杨柳青这个古镇留下了许多文化遗产,您觉得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来保护这些文化遗产?
我们杨柳青镇景区以石家大院为核心拓展了几公里,包括了杨柳青文化公园、大运河纪念公园等等,石家大院现在是4A级景区,今年将会成为天津市的第三个5A级景区,石家大院作为国家级保护景区,里面的一砖一瓦都会受到最高级别的保护,比如,前段时间下大雨,冲下来一片瓦,掉下来之后我们是不可以碰它的,要等国家文保所的工作人员前来检修,然后修缮。而且这里有360度无死角监控。所以,这些文化古迹还是得到了相应的保护的。
Q3:您能和我们讲讲大运河在经济层面给天津的发展带来了哪些影响吗:
首先咱知道京杭大运河的沿岸城市分布,其中,运河与海河的交汇处形成了天津,通州至天津的北运河,天津至临清的南运河。所以说天津是运河漕运的重要交通枢纽,咱们天津的地理位置也是极其优秀的条件,因为我们天津人口密度大、掌控社会财富多、消费水平高、消费量也大,这些条件一定程度上是运河给予我们的,而我们的繁荣发展也促进了运河文化的发展,所以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。大运河这条黄金水道作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经济大动脉,我们的天津刚好作为这条运河的沿岸城市,刺激了商品经济的发展。不仅进一步确立了原有运河城市的中心地位,而且还早就了一些新兴的运河工商城市,造就了一大批市民阶层,一大批手工业者和小商贩,他们脱离农业,从事工商业活动,把产品通过大运河集散到全国。在这一过程中一些南来北往的商人或者带来新的产品,或在这里进行商品交易,从而扩展了城市规模,使城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,展示了运河带来的经济推动力。所以大运河极大程度上促进了天津的经济发展。
Q4:您能给我们介绍下杨柳青镇的民俗文化生活有什么特色?
杨柳青每年的正月十五元宵灯节,都会举行民俗文化活动,一般是高跷、秧歌之类的民俗表演和灯展。咱们现在节假日期间会有民俗表演,在外面戏楼会进行戏剧表演以及相声表演。
北方的豪爽大气与南方的清新婉约融合成独特的杨柳青镇。千年的运河水,古老的小镇,明清的老屋,让人流连忘返,扣人心弦。
一眼千年
想要了解一个地方
就来看看它的博物馆
穿过时空的阻隔
俯瞰历史的风风雨雨
在石家大院恰意座谈过后
我们来到了杨柳青文化民俗馆
一领杨柳青古镇的千年风采
初入展厅
那以运河文化为主题的壁画便虏获我的双眼
那杨柳青木板年画仿佛已待我多时
杨柳青独有的运河文化和赶大营文化穿插其中
让我们浮躁的心沉下来
慢慢地
慢慢地
沉浸在千年古镇积淀下来的民俗历史文化中
公元前我们太小
公元后我们太老
可幸好有人见到那一次真正美丽的微笑
我缓缓举起相机
合上眼睛
一座古老的铜像坐在墙壁中间
青铜浸透了泪水
那每一件老物件,每一张老照片,每一幅老年画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佳酿,给予我们视觉和精神层面的文化享受,充分展示着中国北方民间传统文化的繁荣发展。
感谢这次机会
能够近距离了解杨柳青的民俗文化
一眼千年
相隔千年宛如初见
有幸听你诉说这光阴似箭
转载请注明来源:风光网视 » 实地调研| 因河而繁的千年古镇—杨柳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