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探秘老君山】老君庙

老君庙

简介

金顶道观群由老君庙、亮宝台、玉皇顶、五母金殿、道德府、钟鼓楼、南天门、会仙桥、夷希廊等组成。

老君庙为金顶道观群主殿,坐北朝南,殿前有祖师庙、钟楼、鼓楼、铜牛。

(老君庙)

老君庙

山顶旧貌

老君庙始建于北魏时期,为明万历皇帝敕封庙宇。唐贞观时,唐太宗李世民颁御旨修缮老君庙,封“铁顶”老君山为“天下名山”。朝臣尉迟恭 (敬德)监工重修,但后来倾废。明代为石墙、铁瓦、兽脊龙吻,五光十色,素有“南有武当金顶,北有老君铁顶”之称。明朝时,万历十九年 (1591),明铸大钟一口,至今仍在山顶老君庙前, 钟围花纹精美,字迹清晰可辨。

原老君庙为清末遗留的3间小庙,现庙宇为2004年重修。

老君庙楹联

老君庙楹联: “山卧青牛紫气东来三万里,法宗大道函关初度五千言。”杨自金撰, 何俊田书,匾额:“敕建老君庙。

钟鼓楼

钟楼位于山阙右侧,鼓楼位于山阙左侧,2013年由栾川赤土店吴卓有、李英国捐建。内放置钟鼓。钟楼内吊一铁钟,2013年铸,上刻有《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》。

大铁钟位于钟楼内,是老君山现存唯一的一口大铸铁钟,基本完整,该钟铸造已400多年,在老君庙道院露天展放,但未发现铁锈现象。

明万历十九年 (1591)铸造,钟高1.3米,口径1.05米,平均厚约3厘米,重500余公斤。钟甬 (钟柄)为二龙纹饰,肩部四周有4个圆孔,孔径约8厘米。腰间有两道突出的棱,钟口部缺一耳,腹部有裂纹。钟围纹饰精美,字迹清晰可辨,其腰部周围铸有铭文,上铸一圈正楷字“皇帝万岁,太子千秋,风调雨顺,国泰民安”16个大字,苍劲有力。铸造年代见铭文 “大明万历十九年三月吉日造”。

钟上小楷字为各地信士捐资名录,因年代较远,被风雨剥蚀,难以辨认。

铜牛

铜牛,在老君庙院左侧,于2009年用锡青铜铸造,长2.9米,高1.9米,重 10 吨。牛坐北朝南,牛头扭向西北函谷关,朝着老子从卢氏走来的方向。此铜牛依照青牛的特点设计,“青”,主春,木德,代表了东方。老子自周入秦,向西而行,来自东方,后世人称 “东方圣人”,用青色取其象征东方之意。

铜牛传说

传说老君神牛原是金子所铸造,人称“老君金牛”,后被盗换成铜牛,人称 “老君铜牛”。传说在很早以前有一伙盗宝贼,发现老君神牛是金子所造,价值连城。他们费尽心机,用偷梁换柱之法,偷去金牛。他们用凤毛铜造了一尊和金牛一样的大铜牛。运到山上把金牛换下,准备在洛阳销赃。运到庙子乡草庙湾 (今英雄村)藿香山下,天色大亮。盗宝贼怕天明有人看到惹出麻烦,就把金牛隐藏到藿香山下的深沟里,准备待天黑后再往下运。后老君发现金牛被盗换成铜牛,站在山顶观察去向,忽见藿香山下金光闪闪,正是自己的金牛。于是,他就铲了几掀炉渣把金牛盖住,形成了一条红沙土岭,后来人们叫金牛岭。盗宝贼一伙与金牛埋在一起,永远守护着金牛。

南天门

南天门,位于老君庙南两阙之间。楹联:“南眺三千丈空谷瑞气,天门十二时云间春风。”于干卿题。

六丁六甲

六丁六甲在老君庙内,居太上老君两旁,内穿铠甲、外着便袍、低胸打结,平均厚度约1厘米,属盒箱式铸造工艺,为典型的宋代武将造型 (原六丁六甲神像为宋代铁铸像,后毁坏,现为修复后的神像),手持戈、矛、剑、戟、狼牙棒。

转载请注明来源:风光网视 » 【探秘老君山】老君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