皇城相府的楹联有很多
大多都深有寓意
这是挂在大学士第门前的一副楹联
河汾礼乐四季忧民日
海岳文章千秋报国心

#1、河汾之学
王通,山西万荣人,生于隋开皇年间,家族世代以儒学传家,十八岁举秀才,终年三十四岁,谥号文中子。是初唐四杰王勃的祖父。大家都知道三国时期刘备三请诸葛亮的故事,那在隋朝,也有隋文帝、隋炀帝四请王通的故事。
#2、王通
王通自小聪颖过人,又刻苦用功,曾六年衣不解带,学习各科知识,十岁就和父亲商议国家大事,十五岁能为众人解题答难。仁寿三年王通胸怀治国安民的抱负到长安见隋文帝,献上《太平十二策》,文帝大悦,但是公卿不悦,所以没有被重用。隐居河汾十余年,续修六经,讲学授业,门弟子数百人,大家尊称为“河汾门下”。


这个故事引人深思:王通虽踌躇满志,却怀才不遇。四召而不赴,足见其在道而不在位。他才高八斗,志在研讨兴国富民之道,真可谓“诗书千载经纶志,松竹四时潇洒心。”
#3、相府主人——陈廷敬



为官,要尊崇河汾理学的礼乐思想
忧国忧民
为学,要有海深山高的文章学问
报效国家
这无疑是这位帝师名相一生的真实写照!
转载请注明来源:风光网视 » 皇城相府:楹联背后还有这样的故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