商南:非遗花棍进校园 文化传承助双减

为深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,增强广大中小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,3月28日至30日,商南县文化馆联合富水镇中心小学开展“非遗花棍进校园 文化传承助双减”主题活动,利用学生课后服务时间,开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,丰富青少年文化生活,提升青少年精神素养。

此次活动推广的是市级非遗项目–传统舞蹈《打花棍》,打花棍又称“花棍舞”、“霸王鞭”,至今为止仍有五种传统套路打法,分别为:打肋、打肩、打腰、打脚、双人对打,动作原始古朴、顿挫有力,是北方地区民间流传极广、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通俗歌舞表演形式。

培训现场,在花棍舞传承人和文化志愿者的耐心讲解和精心指导下,学生们双手各拿一根3尺长、中间开孔穿有铜钱、两端顶头系着响铃的花棍,表演时,从头打到脚,从前打到后,变换快慢节奏,左旋右转,上下飞舞,不时发出清脆悦耳的击打声和同学们此起彼伏的欢笑声,气氛十分热烈……

“我是第一次学习花棍舞,感觉很有意思,不仅丰富了我们的校园精神文化生活,同时让我们的身体也得到了锻炼,还体验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乐趣”,舞蹈队领队学生徐佳佳说。

     把本地非遗特色融入课堂教学中,进一步提升了非遗的可见度、美誉度和影响力,让现场的师生感受到了非遗的魅力,在全校师生中营造了人人知晓“非遗”、人人热爱“非遗”、人人学习传承“非遗”的浓厚氛围,同时,还增强师生对非遗的保护意识,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、赋能乡村振兴作出积极贡献。

     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地区和民族传统文化的珍贵记忆,展示了源远流长的独特生产生活风俗,彰显着特色鲜明的民族文脉。学校是文化艺术教育的主阵地,是弘扬民族艺术的先头兵,“非遗进校园”是对文化传承的担当,是对文化自信的增强,也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。

目前,商南县文化馆(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)一共走进15所中(小)学、幼儿园,将花棍舞、商南民歌、丹江针绣、绒绣、泥塑等民族文化纳入教学内容,之后还将进一步深化非遗进校园的内容,拓展非遗进校园的形式,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态传承活动,相继在县内有条件的其他学校开展此项工作,让优秀传统民族文化有机融入校园文化建设,以点带面全面推动民族文化振兴,为推进乡村振兴打下坚实的基础,让非遗这颗种子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,在学校这片沃土上开花结果。

转载请注明来源:风光网视 » 商南:非遗花棍进校园 文化传承助双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