@董宇辉,李白、杜甫、高适同游的王屋山欢迎您

宇辉老师,您好!您说李白遇见杜甫大唐双子星的相遇,历史上只发生一次,就像当年孔子拜见老子一样,意义非凡。是的,河南这片土地真的见证了很多文明最终融合的重要过程。中国学者也高度评价他们的深厚友谊,把他们的相识比作青天里太阳与月亮碰了头。诗仙李白与诗圣杜甫携手行走在河南大地上,这是中国文旅史上一次最为伟大、最为重要的文旅事件。接下来他们又遇到了边塞诗人高适,三人结伴相游直上王屋山。在我们济源王屋山上,李白挥墨写下了他传承至今唯一一幅国宝级的书法精品《上阳台》。这也为这一次河南大地上的行走交上了一份最精彩、最中国、最文化的完美答卷。

王屋山是济源的名片和地标。在李白的心中,此处是真实,亦是梦想;是他乡,亦是故乡。

上阳台

唐:李白

山高水长,

物象千万,

非有老笔,

清壮可穷。

太行雄峙,王屋高耸,只有最好的文笔、最美的笔墨才能来描绘王屋美景。在诗仙李白的印象中,王屋山是壮丽的。

五言

唐:杜甫

万古仙坛景,

潜通小有天。

名山人实赞,

福地语真传。

气象乾坤上,

根元宇宙先。

国朝崇圣迹,

道法普周全。

一座王屋山,半部道教史。除了给人留下美景的印象,王屋山的道文化也与中华五千年文明相伴而行。于是在诗人杜甫的印象中,王屋山是道教福地。

公元725年,25岁的李白离家远行,经巴渝,出三峡,抵达江陵,慕名拜访了著名道士司马承祯。司马承祯不仅道行深厚,而且文采飞扬,出口成章,诗文飘逸如仙。李白与之交谈,顿生敬慕,即把自己的诗文呈上请其批阅。司马承祯见李白器宇轩昂、举止不凡,已十分欣赏。看了他的诗文,更是惊叹不已。称赞其“有仙风道骨,可与神游八极之表”。

公元727年,唐玄宗召司马承祯到京都问道,深感天台山路途遥远不便,命他在济源王屋山建阳台观,让其住持修炼,并让其妹玉真公主跟随宗师学道。

公元735年,司马承祯在阳台观去世,葬于王屋山松台。

公元744年,李白与杜甫、高适等人同游王屋山,得知恩师司马承祯已仙逝,李白心中悲痛万分,瞻仰了阳台观内墙上司马承祯亲手所画的巨幅山水壁画,画中山形巍峨,云气升腾,仙鹤飞舞,涧壑苍松,遂有感而作《上阳台》四言诗,并亲笔书写成帖,以此来纪念这位老师和忘年交。

“与辉同行”,期待董宇辉老师来到济源,为我们揭开王屋山的更多面纱,带领我们更深入地感受这片古老土地的魅力。

转载请注明来源:风光网视 » @董宇辉,李白、杜甫、高适同游的王屋山欢迎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