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阳节,又称“踏秋”,中国传统节日。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,是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。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。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,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。重阳与三月初三日“踏春”一样,皆是家族倾室而出,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“避灾”。
重阳节有登高的习俗,金秋十月,天高气爽,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、健身祛病的目的。早在西汉,《长安志》中就有汉代京城九月九日时人们游玩观景之记载。
据史料记载,重阳糕又称花糕、菊糕、五色糕,制无定法,较为随意。九月九日天明时,以片糕搭儿女头额,口中念念有词,祝愿子女百事俱高,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。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,像座宝塔,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,以符合重阳(羊)之义。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小红纸旗,并点蜡烛灯。这大概是用“点灯”、“吃糕”代替“登高”的意思,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。 朝阳山景区,位于淇县城西5公里处,朝阳寺依山而建,绝壁而生,遥望如空中楼阁,其建筑精美、气势宏伟、金碧辉煌、巧夺天工。朝阳山俗称尖山,又称“圆梦山”、“吉祥山”、“丰收山”,海拔603米,集“古、雄、奇、险、秀”于一身,峰峰形奇,景景多姿,是人们旅游观光,登山健体,感受自然的理想目的地。据史料记载,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多次登临尖山顶。传说纣王也曾于尖山顶设坛祭天,以祈求年年风调雨顺,国运昌盛。 此时的朝阳山,树木依旧苍翠
里面掩藏着各类秋意
远眺山间层林尽染的美景
深绿交织宛如一幅流动的油画
深吸一口带着草木清香的空气
仿佛将一年的疲惫与烦恼都随风散去
只余下登高后的舒畅与安心
重阳登高,登的不仅是“高”
更是与秋的相遇、与心的放松
这个重阳佳节
就来朝阳山吧
在层林尽染中收获安康与快乐
将秋日的美好与祝福珍藏心底
转载请注明来源:风光网视 » 重阳节登高,在朝阳山遇见秋光苒苒